所在位置: 首页> 公司新闻> 行业新闻>
新闻详情

高价买回来的设备!核心技术竟是华人研究出来的

日期:2025-05-18 06:05
浏览次数:466
摘要:近几年中国科技水平的爆发式提升让许多国人感到自豪!不管是通讯,还是AI等,我国在许多核心领域都有一席之地,但是芯片却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“短板”,反而老美则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,而这些核心技术研发甚至还有不少华人专家的参与。

高价买回来的设备!核心技术竟是华人研究出来的!

图片


本文章装载自微信公众号自动化与工程技术仅作为分享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 近几年中国科技水平的爆发式提升让许多国人感到自豪!不管是通讯,还是AI等,我国在许多核心领域都有一席之地,但是芯片却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“短板”,反而老美则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,而这些核心技术研发甚至还有不少华人专家的参与。

虽然华为海思的研发实力位于****梯队,但老美的一纸禁令导致华为芯片业务严重受阻,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芯片生产环节所用到的关键设备光刻机。早期我国半导体专家到海外拜访并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,光刻机巨头ASML便嘲讽道“哪怕图纸给你们,也造不出光刻机”抛开水平高低不说,从ASML的语气中不难发现,想要制造光刻机,需要的不仅是技术,更重要的是人才。

图片

虽然我国人才济济,但国内半导体行业则人才严重缺口,根据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》预测,2030年全行业人才需求量将达到76.65万,人才缺口高达20万。也就是说,我们不仅缺芯片,更缺的是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,也就是说想要壮大中国芯,必须加大对集成电路 人才的培养。

图片

缺芯,更缺人才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是普通型技术人才,我国在短期内确实能培养出来许多,但像梁孟松这等专家级的半导体人才,难度就相当大了,这种人才在全世界都非常抢手,尤其是一些美半导体巨头,一直在通过高薪、绿卡等利益诱惑吸引全世界的半导体人才。

图片

其实我国的人才储备并不比美国差,而且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。根据一份公开的数据显示,全球**的100位半导体材料科学家中,前六名都是中国人。在英特尔、苹果、英伟达等企业中,许多高管、研发组组长等岗位都有华人的身影,并且许多清华毕业到美国深造的学霸、高材生,最后也成了美芯片专家。

图片

而作为华为的创始人,任正非一度发出这样的感慨“我们花了钱,买了设备,到头来打开一看,里面的核心技术竟然都是华人研究出来的”。所以近几年我们能看到行业内许多专家都在呼吁国内企业、科研机构能留下人才、留住人才。而此时网友也不难发现,我们芯片“短板”也找到了,那就是缺少半导体**人才,这是解决芯片难题的关键,而国内企业、研究机构是否能留下人才、留住人才,也成了我国造芯的重中之重。

图片

国家已经出手了。为解决芯片短板的问题,我们看到了许多海外华人选择主动回国,也看到了国家科研机构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海外半导体人才。而关于培养芯片人才,国家还将集成电路列为了一级学科,自此之后,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响应号召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,比如华中科技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等等。除了高校独立发起建设芯片学院之外,政企与高校联合办学之风也逐渐兴起。

图片

要知道,集成电路本身就是一门非常难的学科,不仅需要计算机软硬件、自动化知识熟练,还需要学好应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知识。而且许多核心技术并不对外公开,资料也相对较少,而国内集成电路学院的纷纷成立,不仅能为想要从事芯片行业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学习环境,还能为国内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。

图片

通过我国在高铁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重突破,我们可以预见的是,只要在某些领域被卡脖子,我国科研人员总能想出办法解决,芯片制造问题自然也不例外。当然了,我们也应该给予这个行业一点时间,毕竟培养芯片人才和发展芯片技术一样,需要长时间的积累。

图片

而作为自媒体人,我们频频为国产芯片预热,也是希望用微不足道的力量让芯片话题维持在一个高热度水平,让更多人关注国产芯片,支持国产芯片!

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10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