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积电断供,数十亿打水漂,俄半导体面临巨大困境!
本文章装载自微信公众号自动化与工程技术仅作为分享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图源:DigitNews
俄媒《生意人报》报道, MCST的Elbrus处理器长期由台积电代工,自2月底以来,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,台积电已停止与俄罗斯公司合作。
而且,MCST也被美国列入制裁黑名单,英国日前也宣布将其列入制裁,除冻结其资产外,也禁止俄企使用安谋(Arm)架构授权许可和技术服务。除非MCST找到一家违反专利法的厂商,或者转向开放式架构,否则恐面临停产。
为了生存,MCST营销副总监Konstantin Trushkin自爆,碍于制裁关闭了MCST进入外国代工厂的渠道,**量产非常困难,目前正讨论将生产从台湾转移到Zelenograd Mikron工厂。
业内人士分析,MCST至少需要1年并耗资数十亿卢布,才能将生产转移到Zelenograd Mikron 。
华尔街日报引述西方国家的半导体业主管的话表示,“俄罗斯的芯片制造技术落后台积电15 年以上”。俄国最大晶片制造商Mikron 自称是俄罗斯唯一有能力生产65nm芯片的厂商。
虽然部分俄罗斯芯片设计公司有设计先进制程的高端芯片,但这些基本由台积电代工,而台积电的断供,无疑将造成俄罗斯方面自研芯片无法制造。
经济学人资讯社(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)亚洲区主任拉费蒂(Tom Rafferty)表示,国际间的联手制裁对俄罗斯的冲击很大。他说:“韩国和台湾几乎独占高阶半导体的生产,俄罗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资源。”
不论芯片的设计或生产,俄罗斯相当仰赖国外的技术。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(United Nations Comtrade)资料库,2020 年俄罗斯进口了4.4 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和12.5 亿美元的芯片,相关半导体进口主要来自目前没有实施制裁的亚洲国家。
据悉,俄罗斯为了半导体本国生产,将在今后8年投入约4万亿日元(约人民币2.1千亿元)的预算,建立半导体的本地消费体制。从技术路线图上看,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28 nm工艺。短期内将在今年年底前确保通过90 nm工艺的生产体制。